艺术家玛丽亚·KOK中欧体育拉斯尼格:栖息于身体之中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23-11-16 13:17:09

  作为20世纪最杰出的艺术家之一,玛丽亚·拉斯尼格以开创性的“身体意识”绘画为人熟知。她着眼于身体带给自身的感受,而非形体外貌的描绘。“唯一真实的是我自己的感觉”,“而感觉就发生在我栖息的身体之中”,她如此说道。拉斯尼格艺术的动人之处在于其令人惊异的脆弱感。她将自己描摹成怪兽、机器,甚至是外星人,在画面中坦然展现了那些无从消解的焦虑与欲望。

艺术家玛丽亚·KOK中欧体育拉斯尼格:栖息于身体之中(图1)

  2000年代初期,玛丽亚·拉斯尼格在其位于维也纳的工作室。图片由玛丽亚·拉斯尼格基金会提供。摄影 :海莫· 库奇林

  在拉斯尼格的作品《火星来客》(Happy Martian)中,她将自己想象为一名宇航员,一个快乐的“火星来客”,在画室中展开自己的内在探索之旅。

  她的画作致力于“描绘我(们)里里外外的变化过程”,凸显其作为一位女性、一名画家及一个生活在科技、文化、政治发展巨变中的个体,以及其所感知的自我与他人所看到的形象之间的割裂。这也是本次展览名称—— “玛丽亚·拉斯尼格:火星来客”的灵感来源。

艺术家玛丽亚·KOK中欧体育拉斯尼格:栖息于身体之中(图2)

  早在二战期间,拉斯尼格就读于维也纳美术学院,之后返回奥地利南部,在家乡建立了自己的工作室,直至 50 年代初获取奖学金前往巴黎,并在 1960年移居巴黎。自 20 世纪 40 年代末起,拉斯尼格开创了一种专注自我观察的绘画方法,这种被其称之为“身体意识”的概念试图从内心出发,描绘身体带给自身的感受,而非他人眼中的模样。

艺术家玛丽亚·KOK中欧体育拉斯尼格:栖息于身体之中(图3)

  1968 年,拉斯尼格迁往纽约,以寻求女性艺术家更好的发展机会。她在这座城市里学习、生活、创作超过10 年,这期间转向具象表现绘画的创作,并且展开了电影实验。1980 年,作为德语国家最早获得大学绘画教职的女性之一,拉斯尼格返回维也纳,并在那里度过了自己的余生。

艺术家玛丽亚·KOK中欧体育拉斯尼格:栖息于身体之中(图4)

  聚焦本次展览“玛丽亚·拉斯尼格:火星来客”,众多展品在 UCCA 的新展厅和中展厅呈现。新展厅内的作品根据主题分为四个板块:在第一个空间内,展示了从拉斯尼格结合内心体验与外在表现的自我肖像,到艺术家对双人主题的描绘。而在下一空间内,无论是拉斯尼格对自我肖像与动物混合形态的探索,还是艺术家与动物的并置呈现,展现了其对动物形象的运用。

  受法国哲学家雅克·德里达(Jacques Derrida)质疑人与动物边界思考的影响,拉斯尼格在借助动物形态表达自我不同方面的同时,也在为受环境恶化威胁的生物发声。

艺术家玛丽亚·KOK中欧体育拉斯尼格:栖息于身体之中(图5)

  新展厅内的其余两个板块呈现了拉斯尼格对“身体意识”的广泛研究。其中一个空间汇集了艺术家于 20 世纪 90 年代创作的纸上绘画作品,通过拉斯尼格对声音、气味等感官的探索映射,展现了艺术家对于自己头脑内空间的想象。这些素描有的为拉斯尼格将自己的思考拓展为大幅绘画提供了灵感,有些则因其引人入胜的直接性和亲切感而独自成画。

  此外,拉斯尼格还采用近乎经验主义,甚至准科学的方式创作了一系列针对身体研究的绘画作品。藉由描绘呈胚胎状的身体,创造有机与机械的混合体,借助内部器官的错位(如《有头脑的女士》,约 1990-1999),拉斯尼格试图为自己的内心体验与可见的外部世界构建联结。

艺术家玛丽亚·KOK中欧体育拉斯尼格:栖息于身体之中(图6)

  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呈现玛丽亚·拉斯尼格于中国的首次个展——“玛丽亚·拉斯尼格 :火星来客”,汇集拉斯尼格70余载艺术生涯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以主题为线索,展现其基于开创性的自画像及其称之为“身体意识”的创作方法,在抽象与写实等多个领域的绘画探索。展期为2023年9月2日—2024年1月7日。

  中展厅对作品的呈现并没有聚焦特定主题,而是将拉斯尼格晚年的作品与她几十年前的重要画作并列展出,步入晚年的拉斯尼格逐渐开始审视人类自身的死亡。其中,在拉斯尼格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女性力量》(1979)中,再次出现了气宇轩昂的裸体女人这一主题。

  在作品中,艺术家像超人一般在曼哈顿的摩天大楼上昂首阔步。拉斯尼格对这幅作品获得成功的矛盾态度体现了她与女性意识觉醒的微妙关系——对女性意识的觉醒流露出浓厚的兴趣,却又不希望自己的作品仅被圈定为“女性艺术”。

  拉斯尼格在画作中勇敢地揭露了自己的创伤、幻想与噩梦,记录下万千世界如何在自己身上留下痕迹,其现实意义仍在不断地深化。

艺术家玛丽亚·KOK中欧体育拉斯尼格:栖息于身体之中(图7)

艺术家玛丽亚·KOK中欧体育拉斯尼格:栖息于身体之中(图8)

  田霏宇 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馆长(左)、安东尼雅·霍舍尔曼 维也纳阿尔贝蒂纳博物馆现当代艺术策展人(中)、彼得·逸利 UCCA策展顾问(右)

  以下内容整理自“玛丽亚·拉斯尼格:火星来客”在 UCCA 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展览发布会现场。

  安东尼雅·霍舍尔曼:我们对她的作品进行了很多研究。首先,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她的艺术学习阶段。二战期间,她对维也纳的这段艺术学习经历以及接触到的艺术世界感到非常疲惫,所以,她决定向内探索。这对于她个人,也是对于整个艺术世界来说,都是一个新的方向。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当我们坐在这里,准备向内去探索自己的身体,哪一个部位会感受到一定的压力呢?比如耳朵、眼睛,或者是头部。这就是拉斯尼格创作初期的探索,她想找到一个方向来展示她的一些感受。在此之前,很少有艺术家或者女性艺术家会探讨或者研究一个女性的身体。我们可以看到,拉斯尼格是在不断研究自己的身体,并且贯穿了她职业生涯的始终。

  第二点,拉斯尼格的作品有一个特点,她对颜色有独特的运用方法。有时候,她会使用一些非常鲜艳的色彩,以形成一种互补的效果。这传达了她的一种情绪,一种张力或者是一种感觉。她能够把不同色彩组合在一起来展现她的情绪,呈现不同的绘画主题,这些主题在我们现代社

  会也非常重要。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她所探讨的一些领域,即使在现在还是具有非常跨时代的意义。

  彼得·逸利:是的,在这次展览当中,我们并不是通过时间的线索来组织这次展览的,而是对她的作品进行梳理,跨越了时间,以主题的相关性来连接。其实,这在之前拉斯尼格的作品展示中从来没有用这样的方式进行策展过。

  我觉得,她是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她的作品当中呈现了一种脆弱性以及自我认知、自我意识、自我怀疑等所有的这些综合的感觉。比如《问号》这件作品,我们能够感觉到她的焦虑,但是她的焦虑又和她的自信是融合在一起的,所以可以说是一种自我意识。在她长达70 多年的创作当中,她也像很多其他艺术家一样,在作品当中呈现出自己强烈的个性,所以,我觉得她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人,不知道观众能不能看到她作品当中呈现出的这种幽默元素。

  安东尼雅·霍舍尔曼:而且对她来说,中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她会非常高兴能够去探索更多的内容。她创作的形式和主题也是非常多样的,即使在她 90 多岁 高龄的时候,她还是对电视、影视艺术、新媒体非常感兴趣,她还想知道这个世界上发生了什么新事件,她还是在思考新的问题,接收新的信息。所以,我觉得她会非常高兴能够来到中国。她曾说:我从来也没有年轻过,所以我也从来不会老去。

  田霏宇:彼得,你到中国来过好几次了,你也了解中国的艺术世界。你觉得,在这样的时间点上,在中国呈现拉斯尼格的作品,有什么特别之处?

  彼得·逸利:我一直试图去寻找外国艺术家和本土的环境之间的联系,我们在纽约办展时也获得很多启发。10 年前KOK体育手机APP下载,我们在纽约举办了拉斯尼格的展览,我们非常 高兴看到参展观众很喜欢拉斯尼格的作品。我觉得,对 于拉斯尼格来说这是非常有意义的,因为她把自己作为一个工具来记录她所生活的时代。

  其实,她通过画作以及影像作品向我们展示了她的生活经历。我们可以看到她是一位非常长寿的艺术家,通常她的口袋里总装着一个摄像机,在自我记录的同时,也记录了时代技术的变革。对于一些艺术家来说,如果进入一个新时代,如何去迎接这个新时代,或者很好地和新时代接轨是一个问题,对于我们来说也是如此。所以说,我们对于每一个展览都需要去进行一些本地化的调整,在如今国际化的环境中,我们向其他人去展示想法和思路的同时,我们也在展示自己的内在想法和个人经历。

  我希望,玛丽亚·拉斯尼格的作品能够和中国观众产生情绪上的共鸣。希望我们从她的作品当中可以感受到她所要传递的情绪。

  安东尼雅·霍舍尔曼:我希望大家多看一些她的作品,就能够感受到作品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