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K体育手机APP下载昙华林:曾经只属于你如今归千万武汉人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23-11-14 05:21:27

  最近老是听到各种关于新旧昙华林的讨论,好像每个人说的都有点道理,又似乎差点意思。有人拿昙华林跟汉口的黎黄陂路对比,跟成都的宽窄巷子、北京的南锣鼓巷、厦门的曾厝垵对比。

  许多人怀念曾经的昙华林,但真正怀念的可能只是那个陪你一起走过的朋友,怀念那段回不去的青春过往,那些只属于自己的独家记忆。

  而如今的昙华林,属于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它可能还不够成熟、不够好,但谁不是慢慢长大的?谁又能讨到所有人的欢心呢?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有人喜欢法餐,有人喜欢川菜,还有人雨露均沾。

  我来武汉求学工作已19年,刚好跟在老家生活的时间相当,与昙华林有关的记忆可追溯到16年前。2005年的昙华林,还没有开始改造,西端的得胜桥烟火气很旺,但也抵不过司门口的汹涌人潮。那时我还是拿着小DV到处找老巷子拍“电影”的大学生,记忆中,一切都是破破的、旧旧的,特别符合“艺术家”的想象。脏乱的街面,斑驳的院墙,但取景框内再粗糙的画面,再稚嫩的表演,都能让我们热血沸腾。如今,最让我怀念的自然也不是镜头里的风景,而是那群在镜头下一起追梦的人。

  大学毕业后,昙华林完成了第一轮改造,主街修缮一新。我留汉创办了一个影视公司,那几年我拍了一系列的故事短片,其中好几部是在昙华林取景拍摄的。那时的昙华林并不太出名,本地人也不太主动带外地的亲戚朋友逛昙华林,而是选择去户部巷,早餐可以从早吃到晚,并且能一个月不重样。当时昙华林里最引人注目的是融园,坐落在昙华林与胭脂路交会口的西南角,背靠花园山,前面是一片小树林,闹中取静,风景极好。十几年来,融园基本没大变化。

  2010年,我准备把公司搬进昙华林,看中了好几处地方,但都因各种原因没谈成,后来在凤凰山背后找到一个小院。我们把公司搬了进去,在一楼开了一个儿童绘本馆,二楼用于办公。那时的昙华林已经成了文艺青年聚集地,很多人慕名而来。我也经常从公司后面的东城壕,翻过海拔不过四十来米的小山坡到昙华林闲逛。文艺青年的至爱——“大水的店”,我个人并不太喜欢,对主街上的各色小店,兴趣也不大,我更喜欢主街两旁的那些老巷子,三义村,戈甲营,高家巷,以及花园山和凤凰山上那些歪歪扭扭的台阶。

  2013年,我受武昌区委宣传部委托,编剧、导演了一个故事短片《昙华林》。虽说承载着官方宣传昙华林的“任务”,要融入街区历史、汉绣等元素,但基本上还是在讲故事,一个关于“走不出”昙华林的老太太和“走不进”昙华林的女孩的故事。除了一个室内的场景,其它全部在昙华林取景拍摄,主场景选在位于瑞典教区半山腰的“罗克慢递”,非常漂亮的一个小房子,前面两棵芭蕉树,让人恍惚间,有置身东南亚热带雨林的错觉。

  我们花了些力气,把它改造成了剧中主角谭老太的家。谭老太的扮演者是国家一级演员何明兰老师,当时她已从长江人艺退休,七十多岁了,还连续几天陪我们拍到凌晨两三点,第二天早上又按时出工。女孩是由当时还在武大表演专业读大三的吴倩出演,现在她已是作品众多的当红“小花”。《昙华林》最早的版本有半个多小时,之后我又剪了一个25分钟版本,节奏稍紧凑些。影片在湖北美院昙华林校区首映后全网发布,并先后获得十几个大小奖项,包括剧本、导演、表演、摄影、美术等多个单项奖和作品奖。

  尽管这条片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确实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并且还记录了昙华林当时的独特风貌,对于一些现在已不复存在的场景和氛围,留下了一点珍贵的影像资料,这也算是影视作品的一项重要功能。

  我们公司后来搬到了湖北美院昙华林校区的小白楼里,这栋楼以前是美院的行政楼,被戏称为“小白宫”。前面是朴园,一栋古朴素雅的小别墅,是钱钟书的父亲钱基博教授在华中大学教书时的旧居。朴园旁边是榆园,因门前有棵大榆树而得名,非常漂亮。我在小白楼里办公有五年多时间,写过好几个剧本,反响最好的是电影剧本《寄往昙华林78号的明信片》,是根据我之前自编自导的一个短片改编而来,这个剧本拿过“夏衍杯”“金荷奖”“金鹏奖”等多个剧本奖,还获得中国电影基金会吴天明青年电影基金的扶持,几度要开拍,最终都因故停掉了。在此期间,我自编自导了三部长片,均有在昙华林及周边取景,既有时尚华丽的一面,又有市井生活的一面。其中两部青春片的主场景就选在昙华林里的十四中,周边的鼓架坡、涵三宫、云架桥、朱家巷、武汉中学等等尽收片中。有人说我们把武汉拍成了首尔,也有人说拍成了里约,虽是调侃,但也从侧面说明昙华林本不止一面,呈现在每个镜头里、每个人眼中的感觉可能完全不一样。

  2019年国庆期间,昙华林核心区一期开街,我们团队受邀在101号艺术创作基地的三楼做了一个小型的影展,我们把这个空间称作“长年电影中心”,分了几个区域,有长年影展的短片展,有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展,也有天堂映画作品展,展览相关的策划、人员和布展开支都由我们团队承担,对昙华林居民和游客完全免费,每天接待量大概为千余人次。展览结束后,我们干脆租下三楼整层,策划创建“CYFF电影客厅”,我们计划打造一个集创作、放映、交流、咖啡、书籍、展览等功能于一体的青年电影文化空间。

  我觉得这样的空间定位,昙华林特别适合,也特别需要。我们在电影客厅里建了一个“云曰书馆”,“云曰”即是昙华林的“昙”字拆开,在大厅装了一个两百寸的大屏幕kok中欧登录入口,用作放映和活动交流,还成立了一个民间影迷社群“天堂影社”。电影客厅门口的“拾光咖啡”是一个以电影为主题的小小咖啡馆,所有饮品都以电影命名,并附赠一张影片介绍的定制“小胶片”,或兑换成“胶片”书签,咖啡和饮品都很平价,十几块到二十几一杯,纯粹为各类活动提供配套服务。电影客厅的后半部分是“创作空间”,主要用来办公。

  今年五一,昙华林核心区二期开街后,人气渐渐旺了起来,我们依然每周免费放映各种电影,不定期组织各类公益分享会、工作坊、读书会等影视文化交流活动。

  一个雨天的午后,我独自拾级而上,穿过没有围住的蓝色围挡,登上螃蟹岬山顶,眼前是黄泥遍地的大工地,但放眼远望,不远处的蛇山像一条横着的绿带,尽头的黄鹤楼清晰可见。远眺另一边,则是长江穿城而过,武昌和汉口沿岸高楼林立,远处烟雨蒙蒙,竟异常壮美。听说,山顶要建城墙博物馆,不久即将重现一段千年古城墙的风貌。